您现在的位置是: 国内 > > 正文

拯救可能被手机游戏废掉的孩子们

时间:2018-08-14 17:03:23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者:DN032

大批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游的现实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很多家长担心这些孩子会因手机游戏荒废学业。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都在思考背后的原因和扭转措施。最为常见的观点往往把责任推到家长、学校和村庄身上,因为家长的外出务工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素质教育的欠缺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匮乏和教师授课方式的单调,村庄活力的式微导致了留守儿童假期社区集体活动的缺乏。

诚然,上述诸方面的确给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游戏提供了条件,但笔者认为,网络游戏产业化和商品化的结构性因素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那些知名的游戏公司的目标便是将未成年的儿童视作成熟的消费者客户来进行培育。

“游戏”原本是人的一种主体体验,但当其受控于游戏工业和市场交换时,主体体验不再是“游戏”制造者的最终目的,而变成了获取收益的手段和策略。此时的玩家则是游戏商品的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收益,游戏工业必须“捕获”和“培育”更多消费者,从而完成游戏工业的财富积累和利益再生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长时间面临父母的不在场和亲情的缺失。而乡村学校暴露出的“课间圈养”和“差生制造”等弊端也使得学校教育不再是留守儿童涵养自然天性的有效场域。此外,乡村公共空间的凋零使得留守儿童缺失完全社会化的场景前台。留守儿童的这些生活体验每每制造出父母陪伴受限的纠结感、自由意志阻滞的压抑感、生活世界的孤立感和生活的无意义感,成为留守儿童寻求娱乐替代性方案的内在前提。然而,传统的儿童互动式游戏(玩耍)和单调反复的电视内容无法消解他们的这些负面体验,此时,网络游戏意识便成为消除无聊和实现快乐的突破口。

在“平等进入”与“快乐共享”的包装下,游戏工业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游戏程序、场景和难度,使得不同留守儿童群体均能在消费游戏中找寻各自适合的构型和角色,从而完成游戏工业和游戏意识形态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总体“收编”。设计者运用技术“制造”和“生产”游戏,与玩家看似“你情我愿”,实则使得游戏玩家成为商业利益背后的游戏痴迷者,而基于寻求娱乐替代性方案的留守儿童首当其冲。

拯救有可能被手机游戏废掉的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还孩子们以健康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当然也是游戏工业者的责任。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江苏资讯通江苏资讯通网)粤ICP备15082862号-1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